陈光标,1968年出生于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乡。靠种地为生的父母生养了5个孩子,在他两岁的时候,一个哥哥、一个姐姐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先后饿死,这给童年的陈光标带来了对饥锇的恐惧记忆,这种恐惧的记忆唤起了陈光标“靠自己改变命运,一定要脱贫致富”的想法。
10岁时,上小学的陈光标,利用中午放学时间,用两只小木桶从二三十米深的井中取水,再用小扁担挑到离家1公里的集镇上叫卖,一分钱随便喝,每天能赚个两三毛钱。那时开学的学费1.8元,当交完自己的书本费后,他听说邻居家的孩子还没有钱交书本费,就去学校帮他把书本费交了。
十三岁暑假,陈光标开始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十几里路去卖冰棒。后来,他又做起贩粮的买卖,从开始的骑自行车贩粮到用拖拉机贩粮,从一天赚个5、6元钱到一天能挣到300多元钱。
17岁那年暑假结束的时候,陈光标挣了两万元钱,成了全乡第一个“少年万元户”。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,他逐渐显现了经商的才干。
1985年,陈光标考入南京中医药学院。大学里他所学的专业是针灸推拿,毕业之后,他被分到了南京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。
尽管有了在家乡人看起来非常体面的工作,陈光标却认为自己是那种做惯了老板也经历过赚钱乐趣的人,根本无法适应按部就班的生活。之后,他断然离职,“扑通”下海。
1995年夏天,他依旧“流浪”在南京的街头找“商机”时,意外地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袖珍的仪器议论不停。这种名为耳穴疾病探测仪的东西只需把两个电极放在耳朵上,就能测出身体各个部位的疾病。仪器简便小巧、携带方便,不过学医出身的陈光标不以为然,他觉得如果能让患者直观地看到探测结果,想必在市场上会更受欢迎。
第二天,他拿着随身仅有的3000元钱,找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的专家们,希望他们能对仪器做简单的改进,“安装上显示器,输入生理图像,患者能在显示器上看到自己身体哪个部位有疾病就行。”
出于商人的本能,陈光标给这个带了显示屏的仪器命名为“跨世纪家庭CT机”,并在第一时间申请了专利。
然后穷得“只剩下一腔理想”的他抱着样机摆起了地摊。他花15元钱买了一个被子、一张细席。白天,他在路上用仪器为患者检测身体;晚上,睡在新街口金陵饭店旁的邮电局走廊上;清晨,花两角钱到新百门前的公共厕所里用自来水洗脸、刷牙。每检测一位患者收2元钱,一天可以收入200多元,两个月以后,他又挣到1万多元。有了第一笔启动资金,陈光标的“跨世纪家庭CT机”在租来的房子里算是正式投产。1997年,他的第一家公司–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。一年之内,他的第一桶金已经轻轻松松地达到1000多万元。
1998年,一次山东泰安之行,使陈光标发现了人生的第二桶金。当时的泰安盛产灵芝,而且价格较低,200元一公斤,对治疗慢性病有良效,陈光标敏锐的目光发现其中大有商机。
“灵芝好是好,可食用不方便,如果能磨成粉,制成胶囊服用就方便多了”带着这个令自己都兴奋的想法,他敲开了南京大学和省各大医院专家的大门。
拿到生产许可证后,他筹款到上海买了6台胶囊生产机,再赴山东泰安大量收购灵芝粉,回来制成灵芝胶囊销售。这样一来,200元一公斤收来的灵芝制成胶囊后,售价达到2000元一公斤,这使陈光标收益颇丰。
2000年,陈光标组建了江苏黄埔投资集团,刚开始主要业务是收购银行不良资产,进行整合、盘活再出让,后来的一次偶然机会,使他对循环经济发生了兴趣。
如今,他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,主要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、绿色经济、可再生资源回收、加工和再利用。陈光标表示,每年2亿元利润的废旧回收、环保拆除业务,仍是他公司主要的、相对稳定的经营收入来源,这方面,还要扩大投资。